摩托以其成本費便宜、省時省力、行駛力較強的特性,一向遭受許多群眾尤其是農村百姓的親睞。殊不知,伴隨著摩托總數持續提升,道路交通安全難題也是愈來愈突顯。
駕駛人酒後駕駛、無證駕駛、超載超速、不戴頭盔、亂闖紅燈、違法載客、不按車道行駛等違法行為的泛濫,以及居高不下的死亡事故,已成了一種發生率極高的社會“頑疾”。
造成這種現象,原因有多個方麵。從駕駛人的角度說,他們過去大都是以自行車為代步工具,現在雖然“鳥槍換炮”了,但在意識上卻隻把摩托車當成一種不用腳踏的自行車,並沒有完成從非機動車到機動車的轉變。
這部分人中不少人根本就沒有取得摩托車駕駛證,他們在駕駛摩托車時,還時常保留著騎自行車的習慣,隨心所欲,左衝右突,漠視交通法規。當然,其間也有相關部門監管乏力、公共交通服務體係不夠完善等重要原因。摩托車駕駛證多少錢?所以,要想杜絕摩托車的種種違法亂象,僅僅依靠相關部門加大整治力度顯然不夠,還需要采取一些“疏”的辦法,對症下藥。比如,采取有效措施,進一步加強對駕駛人的管理,杜絕無證駕駛,提高駕駛員安全意識、法規意識等。
同時,還要大力發展和完善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服務體係,讓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經濟性更加突出,以吸引市民出行時主動放棄安全性較差的摩托車,選擇乘坐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。
開車上路經常看這些,什麽事情都得心平氣和的來。
1、剛拿到本時,什麽都想開開,連拖拉機也沒放過;現在是能不開就不開,覺得自己車還是好開的。
2、正試開車前一個月,覺得五檔沒有什麽用(開不快),拿本五個月,覺得一檔沒什麽用(自我感覺用二檔起步技術好),現在覺得一檔到五檔都很管用。
3、開車一年時,覺得自己車技非常了得,什麽車都敢超,什麽車都不讓,路就是我家的;三年後,幾乎天天跑長途,看多了各種事故,知道了什麽巧事都有可能發生,車速也放慢了不少;現在知道了市區裏公交和出租就是爺,高速上卡車也是爺,哪裏都得讓著他們。
4、開熟了以後,覺得黃燈亮了就是用來搶的;後來覺得黃燈是用來停的;現在過綠燈都要帶腳刹,讓一讓那些搶黃燈和闖紅燈的。
5、剛開到車,就覺得自行車,摩托車和行人真讓人心煩;現在經常騎騎車,走走路,發現汽車才是不講道理的東西。
6、從前覺得有事就得急刹車,那車胎的尖叫專門用來警告不遵守規則的人;現在知道,能讓就要讓,汽車不是想停哪就停哪的,後麵的車也不是你能停他也能停的住的。